技 术 简 报
第 16 期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 2021 年 7 月 26 日
苹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控与管理
苹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控与管理
2021 年苹果生长前期的降雨明显多于常年,增加了中后期各种病害的高发风险。若管理不当,各种病害极易流行成灾。
前期的多雨天气,已造成大量褐斑病菌和炭疽叶枯病菌侵染发病,一般果园中的病叶率都已达到或超过 1%。当果园内褐斑病或炭疽叶枯病的病叶率超过 1%时,持续 3 天以上的阴雨,可导致 30%以上的叶片受侵染,雨后 1 周内可造成大量叶片脱落。对于已开始发病,但还未成灾的果园,一方面需要喷施内吸治疗剂,抑制已发病的病斑继续扩展产孢;另一方面,雨前及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片,避免病菌在降雨期间大量侵染。
前期的多雨天气,还导致枝干上的轮纹病菌和腐烂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中后期的降雨不但会促进已形成孢子大量释放,并在枝干上定殖,而且能够促进已定殖病菌在枝干上不断生长扩展,进入更深层的组织,并在其中长期存活。定殖于枝干表层坏死组织内的轮纹病菌和腐烂病菌,虽然当年不会形成严重的危害,但可于第 2 年或第 3 年诱发严重枝干病害。尤其是轮纹病菌,在多雨条件下能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除侵染本园的果实和枝干外,还侵染新建果园和苗圃内的幼树和幼苗,导致新建果园发病和苗木大量带菌,在未来数年内诱发严重的枝干
病害。对于枝干病害的防控,需要随叶果病害的防控向枝干上喷施杀菌剂,一方面保护枝干,避免病菌在降雨期间大量侵染定殖,另一方铲除已定殖的部分病菌。
炭疽病菌能在枝干上越冬,进入雨季后,每次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都会诱发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随雨水传播侵染果实和枝干。对于果实炭疽病的防控,除保护果实外,还应注喷药抑制枝干上的病菌产孢。苹果生长中后期,套袋苹果上的虫害主要是潜叶蛾、卷叶蛾、食叶害虫、二斑叶螨等,虫害可随病害一起防治。对于套袋苹果园,应依据果园内的病虫监测和本地天气变化,采取如下防控措施:
1、7 月中下旬,若在 10 天内若出现 5 个及以上日雨量超过 5mm的降雨日,无论雨前是否用药,雨后都需针对褐斑病或炭疽叶枯病,全园喷布一遍内吸治疗性的杀菌剂,并依据果园内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混加灭幼脲、甲维盐、菊酯等相应的杀虫剂,目的是抑制降雨期间侵染病菌的显症和产孢。若 10 天内遇 3 个及以上日雨量超过 5mm的降雨日,雨前没有喷施过杀菌剂的果园,雨后也需喷施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2、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是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需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在气象预报降雨的前 2-3 天,及时喷施粘附性强、耐雨水冲刷的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片、果实和枝干,避免在降雨期间病菌的大量侵染,并依据果园内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混加相应的杀虫剂。7 月下旬和 8 月上旬多雨的产区,如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产区,
或气象预报在未来 10 天内有 5 个以上的降雨日时,建议喷施波尔多液。
3、8 月上中旬,是防控早期落叶病的关键时期,在降雨前或降雨后,需针对褐斑病或炭疽叶枯病喷施一次高效的内吸性杀菌剂,并混加甲维盐、菊酯等广谱的杀虫剂,抑制前期侵染的病菌发病与产孢。
4、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若气象预报在 10 天内若有 3 个以上的降雨日,且园内褐斑病或炭疽叶枯病的病叶率超过 3%,雨前应喷施具有内吸治疗效果的杀菌剂。8 月中下旬多雨产区,如黄土高原产区,或气象预报未来 10 天内有 5 个以上的降雨日,建议喷施波尔多液。
5、苹果解袋前,病虫基数大的果园,在解袋前的 2-3 天,全园喷施一遍广谱、且持效期较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如甲维盐、咪鲜胺、多抗霉素等;黑星病发病严重的果园,可考虑氟硅唑、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防止病菌和害虫在解袋后危害果实。
6、苹果树落叶后,生长期雨水多且枝干发病严重的果园,全园需喷施一遍渗透性较强的杀菌剂,使用剂量可比生长期高 1~3 倍,如 100 倍的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1:100),目的是铲除在枝干表层定殖的腐烂病菌、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注意每次喷药前,都需清除园内枯死枝梢,摘除病虫果和病虫梢。每次喷药,一定将药液地喷布到枝干上,使全部枝干均匀着药,以保护枝干,避免病原菌大量侵染和定殖,并铲除部分在枝干表层已定殖的病菌。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不短于 5 天。
苹果生长中后期,免套袋栽培苹果的虫害主要是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果实轮纹病、炭疽病、煤污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应以这 5 种病虫害为主,依据降雨和病虫测报,设计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