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简 报
第 34 期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 2022 年 10月 8日
苹果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整合及影响
产业经济研究室 侯晓康 刘天军
一、苹果期货市场的建立背景与发展成效
1990 年中国成立首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至今已有 32 年,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两大基本功能在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推动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视农产品期货市场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截至 2022 年 9 月,中国农产品期货(权)品种已超过 30 种,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20 年全球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前 20 名中,中国占有 14 席,并且中国品种包揽前 10 名。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苹果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超过了全世界总量一半以上,鲜果消费约占总消费量 80%,鲜果贮藏能力约为 1000 万吨,占总产量的 25%,现货市场规模较为庞大。然而,苹果生产以小农户为主,种植规模小,市场组织松散,产业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种植户的风险应对能力欠缺,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近 10 年以来,受产能过剩、产业周期、生产布局变化及消费者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苹果价格历经“过山车式”剧烈起伏,产量高和需求相对疲软的状态持续存在,生产端、加工端和销售端的利润稳定性较差,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而且,苹果主产区与重点扶贫区域高度重合,是黄河故道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南冷地高原地区的特色产业,价格剧烈波动导致贫困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增收困难,面临着实现精准脱贫的现实挑战。
因此,在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背景下,为有效解决中国苹果市场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诸多堵点和瘀点,2017 年 12 月,苹果期货作为全球鲜果类首创品种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市场交易机制经过多次调整之后,目前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完善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平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苹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成效显著,尤其是在 2017-2018 年苹果减产的情况下,平抑了现货市场价格大幅波动。2017 下半年由于受到霜冻影响,优质苹果不足,优质高价、低质低价呈现两级分化。2018年春季,主产区遭遇冻灾、冰雹等灾害,平均减产量高达 40%,2019年春季南方阴雨天气频繁,部分热带水果减产,整个鲜果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导致上半年苹果价格持续上涨,8 月后苹果陆续丰收,价格逐渐回落至平稳状态。苹果期货上市后,更为透明的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期货市场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其次,引导苹果种植户标准化经营,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苹果产业整体发展呈下滑态势,种植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使得苹果生产标准化程度偏低,低产量的高质苹果难以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产业标准化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依托“保险+期货”试点,主产区开展的以苹果期货交割标准为主题的培训课程和活动,提高了种植户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产品分级等标准化生产问题的认知水平,转变了涉农企业的经营理念。
最后,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保障苹果种植户收入水平。中国共有 122 个苹果重点县市,其中有 33 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是苹果优势主产区也是国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区域,涉及的贫困人口数量大,推进脱贫工作面临的难度大。政府根据区域产业优势,联合交易所、金融机构推出“保险+期货”、“保险+期货+银行”和“期货+保险+订单”等惠农工具,试点覆盖陕、甘、晋等多个贫困县,截至 2018 年底,参保农户共有 1.5 万余户,其中贫困户占较大比例。其中,2018 年 9 个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共承保苹果现货 2.7 万吨,惠及农户 5511 户,实现赔付 1370 万元,赔付率达到 81.40%。2018 年典型地区的参保情况如下:甘肃省静宁县投入保费 2300 万元,承保苹果 4.6 万吨,全部覆盖了 8713 户贫困户;山西省大宁县投入保费 3900 万元,承保苹果 3000 亩,覆盖了 687 户贫困户;陕西省延川县承保苹果 3335 亩,覆盖了 314 户贫困户;陕西省白水县尧禾镇承保苹果 2007 亩,覆盖了 315 户贫困户。
二、苹果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整合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分别体现的是即期供求关系和远期供求关系。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发现的远期价格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权威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商品未来的价格变动趋势,对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须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为消除不同规格苹果价差造成的估计误差,本文统一选取果径为 80 毫米的纸袋红富士苹果价格数据。苹果现货数据选取环渤海湾产区的环渤海湾产区的山东栖霞、河北青龙和辽宁瓦房店,黄土高原产区的陕西洛川、甘肃静宁和山西临猗 6 个地区的日交易平均价格日交易平均价格,数据来源于国家级苹果产业大数据中心和 Wind卓创资讯。苹果期货数据选取期货市场最近交割月的结算价格。发生的时间区间为 2017 年 12 月 22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共计 1018次日交易结算价。
从价格发现的角度看,中国苹果期货市场满足“弱式有效市场”假设,即目前的苹果期货市场价格已包含了过去历史信息,能够有效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具有“价格晴雨表”的作用。虽然苹果期货上市初期,特别是在 2017-2018 年社会舆论对于苹果期货市场的负面评价较多,存在投机者借助“倒寒春”事件哄抬市价,干扰市场有效运行的现象,但是在交易所及时地调整交易规则、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之后,苹果期货市场所形成的价格更为透明、公平和有效,可为产业链从生产、销售、储存至加工等各环节提供准确的价格信息指导。
从市场整合的角度看,标准化的期货市场与中国最大的两个苹果优势生产省份—山东省和陕西省的现货市场之间存在整合关系,且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期货市场对山东、陕西的现货市场之间的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反之,现货市场冲击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期货市场与辽宁瓦房店、河北青龙、甘肃静宁和山西临猗 4 省的现货市场之间并不存在整合关系。结果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同的苹果主产区标准化生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期货市场是对标准化合约定价,最大限度地摒弃了商品个性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受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要素结构等因素影响,各省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据调研数据显示1 :山东低端果园改造比例居于全国首位,辽宁、河北和山西传统老区新旧动能转化不足。土肥水标准化生产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山东、陕西覆草比例和农家肥施用比例相似,但山东追肥和节水灌溉比例要高于陕西。辽宁和河北农家肥施用比例高于其他省份,其他环节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同时,在食品安全背景下,苹果病虫害防治标准化水平直接影响产品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山东、陕西、甘肃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采纳程度较高,其他省份主要依靠农药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另外,包装与运输是苹果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也是非常脆弱的一个环节,忽略包装和保护,在装卸和转运过程中会造成产品机械性损伤,影响产品贮藏时间。相较于其他省份,山
1 数据源于国家苹果产业体系 2020 年在全国 28 个苹果综合试验站的实地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调研与网上发放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由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组成的4个调研队伍,分别对延安、榆林、宝鸡、渭南、咸阳、果友协会、平凉、天水、银川、运城、晋中、三门峡、商丘、泰安、威海、青岛、烟台、熊岳、葫芦岛、东北寒地、昌黎、石家庄、保定、北京、川西高原、昭通、伊犁、阿克苏 28 个综合试验站进行实地调研,样本覆盖全国 120 个苹果生产技术示范县。
东和陕西更加注重分拣、包装、清洁和保护,有专门的车船(板)运输工具,高质量产品可减少期货交割交易成本,降低市场让利空间。
第二,不同的苹果主产区要素投入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据《2021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显示,2020 年山东总成本投入居于全国首位,亩均投入(7922.66 元/亩)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9.60%,辽宁和河北生产总成本分别比山东减少 3707.36 元/亩和4072.42 元/亩。从总量投入结构来看,山东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为2659.89 元/亩,约为辽宁和河北的 2.12 倍和 2.48 倍,山东人工成本 5003.03 元/亩,约为辽宁和河北的 2 倍,但同时山东土地成本为投入 259.74 元/亩,约为辽宁和河北的 0.611 倍和 0.97 倍。在黄土高原产区,甘肃要素投入总量最多,且具有土地价格优势,也非常重视劳动和农资投入,亩均总成本为 5882.94 元/亩,分别高于陕西、山西 1508.19 元/亩和 1605.19 元/亩,挂果比例低于陕西和山西,新果园建立初期劳动力和农资投入较大,幼园尚未产生销售利润。山西农资和劳动力投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30%左右,管理模式粗放,果树高密栽植,成龄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效果差,化肥和农药普遍采用少次多量的施用方式,优果率不足。
第三,期货市场与山东栖霞、陕西洛川之间的苹果现货市场存在长期整合关系,追本溯源,这与区域苹果种植历史、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周期密切相关。山东省苹果产业凭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作物比较收益优势,走出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路径,陕西苹果“加工份额”更多,这种差异化产业集群是促进市场整合的重要推手。一方面,国际市场消费者普遍偏好大小适中、酸甜可口的苹果,陕西夏季气温高有利于苹果膨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产品重量和果径偏大、甜度较高,但并不能迎合国际市场偏好,出口份额仅占总产量的 0.4%。得益于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山东苹果品质可迎合国际市场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高酸度苹果是加工品的主要原料,国内苹果仅有少量品种适合加工,如:澳洲青苹、红玉和金冠等,更多采用红富士残次果作为主要加工原料。陕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于山东,尤其是大风、干旱、冰雹和冷冻气候灾害容易导致低端产品产量较高,适合大规模加工生产。山东在出口价格的刺激下,更加注重通过增加要素投入的方式提高产品质量,气候禀赋差异影响了苹果属性和等级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的异质性,两省通过整合产业链要素资源,配置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和差异化产业集群,如此,不仅提高了要素生产效率和市场经济效益,而且营造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产品市场的有效整合。另外,还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平台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栖霞和洛川率先建立了全国首家苹果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和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提高了苹果地域间价格信号的传递效率和价格差异收敛速度。因此,两地虽然发展内驱力和路径并无完全一致,但是在全国农产品产业中属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强劲产业,目前所形成的市场价格与期货价格能够达成有效均衡。
三、基本结论与建议
基于中央一号文件“优化、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支持和推动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权)品种上市等政策导向,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困境、市场剧烈波动及贫困区苹果种植户脱贫等现实背景下,通过对苹果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一,苹果期货市场满足“弱式有效市场”假设,即苹果期货价格符合三种随机游走形式,当前期货市场价格已包含了过去历史信息,可真实准确地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未来走势,能够发挥“价格标杆”的作用;第二,标准化的期货市场与山东省和陕西省的现货市场之间存在整合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期货市场对两省现货市场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然而,期货市场与辽宁、河北、甘肃和山西的现货市场之间并不存在整合关系。影响中国苹果期货市场整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苹果现货市场庞大而分散,不同的苹果主产区标准化生产水平呈现空间差异性;不同的苹果主产区要素投入呈现空间差异性;不同的苹果主产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现空间差异性等。
针对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苹果市场双循环,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培育及发展期货市场需着眼于现货市场基础,针对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产能过剩、区域资源配置失衡和市场整体低位运行等问题,政府应在区域资源优化、标准化种植推广和市场循环畅通等方面提供产业政策引导,减少过剩产能,调整区域生产结构,在数量、质量、结构、标准和品种上优化苹果有效供给;二是期货交易所需适时厘定苹果价差、调整苹果期货合约体系和交割体系,
通过合理贴水和增设交割服务机构等方式体现出更大范围上的苹果主产区的现货市场价格,另外,需要建立价格泡沫预警机制,防止“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行为;三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需加强建设苹果期货信息监测和发布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减少由炒作行为带来的价格剧烈波动,重视市场风险监管,持续维护和优化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